第三十二章 逐鹿之前 (第1/2页)
黍米为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小说网网www.biquge77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正阳观一天比一天热闹。后院的房间大半被腾出作了客房,道观北面的慈航殿后面有一大排姑子房,虽然年久却还是完好,就用作女宾的房间。周禛天天带着平意和林峰去收拾房间,忙的不亦乐乎,于是请张猎户一家人住过来帮忙。
慈航殿并不起眼,不过比邻的姑子房却是选择上等木材,由大工匠精心建造而成,看上去雕梁画栋,富丽典雅。当年邓老太爷屠杀道士的时候,曾命人一把火将慈航殿烧掉,可手下人舍不得姑子房被殃及就没有动手。由此可见道士也并非无情,他们何尝不是怜香惜玉?
姑子房并非都是住的道姑,更多的是道士的妻儿。浣山道士分内外两门,外门道士准许娶妻生子,只不过戒律森严,道士并不能随时与家人团聚。外门道士地位也低下,都是干一些粗重的体力活,很难“转正”成为内门道士,到老了有的还要还俗,或许正是这个原因,内门道士还是比外门道士要多。
有趣的是,道姑也可以找一个情人,情人可以是外门道士或者俗人,名曰断俗。断俗的意思是行俗人之事,断俗人之念。经过了肌肤之亲,尼姑就成了过来人,看透了世间风尘,反倒有利于修行。不过虽说热闹,可周禛却有点不开心。三教九流的来了不少不相干的人,连赶尸匠都跑来凑热闹,帖子里明明写的是请武林人嘛,有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啊?
气氛的焦点人物是再世越女,她已经成为众人心中的英雄,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,更有人自愿充当护花使者,白天黑夜都有人守着她,当然不是同房。正如她计划的那样,青楼一战使得她名声大振,现在是除暴安良的大侠,再也不是那个长白山女匪首,如果再有人说没听过再世越女,她就有资格指着对方的鼻子说:你眼瞎。
青楼一战到底杀了邓家多少人?再世越女说是七八十,林峰跟鲁家兄弟说是一百出头,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出入,因为他们也杀了不少,而且自愿将这些人头算到她身上,于是再世越女就成了孤身入魔窟,单丁杀百寇的传奇人物。
回头说庄王爷连夜派侍卫召回江澄,可江澄办事效率太高,卫所的事情半天就处理完毕,然后跟毛先生俩人就去了龙吟石窟。龙吟石窟是庄王府的一个秘密地点,卫所的人自然不知道二人去了哪里,因此回到王府已经是几天以后了。这期间庄王爷接到皇帝密旨,要他亲自接待钦差密使,配合暗查长江沿线江督府各衙门贪赃枉法一案,并派人保护钦差的安全。
刚把这件事安排好,又有兵部急令:因抗倭形势严峻,要从他的嫡系精锐,襄州陷阵营挑选两千精锐赶赴福建,去支援俞大猷的抗倭部队。庄王爷鼻子都气歪了!陷阵营是他的亲军,也是他的家底,那么多部队不调,偏偏调这支部队,这不是要夺兵权吗?
想了半天还是要派兵,当然是从别的卫所派兵。以往这种事都是江澄在办,基本就是轻松搞定,现在连毛先生都不在,他只好亲力亲为,吃住在卫所,没日没夜忙了几天,事情居然没办成。这里面规矩太多,他一个王爷从来就没操过这份心,把事情弄得一团糟,最后反倒是江澄和毛先生去了帮他善后,把事情了结。
回到王府一觉醒来,江澄和毛先生已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经坐在床头,都知道事情已经紧急。江澄令侍女拿条热毛巾为王爷擦把脸,然后就会议开始。
他说:“按商定的时间天机先生就应该到了,看来是出了意外的事。我已派人沿路迎接,一有消息就立刻来报。另外我已令廖全带祝威唐龙带五百陷阵军火速抵达浣山,必要时就施以武力。”
庄王爷听了面露笑容,精神好了一大截。
廖全就是廖总管。廖总管为人稳重谨慎,办这种事是合适人选,尤其王爷这些年一直在招募武林好手,诸多事情都是由他办理,对江湖的事情非常了解,虽然从未外出统领军队,但江澄这次派他前去绝对是知人善用。
这么大的事,换个人的话肯定要先告知王爷,等候王爷批准,但那样他就不是江澄。江澄做事当断则断,绝不拖泥带水。
他知道,浣山的局面已经不是邓二爷所能掌控,这个控制权必须夺回了,决不能放手。以邓二爷的土豪秉性,很可能逼迫周禛强行交出观主之位,万一发生冲突不仅邓二爷危险,整个浣山的大好局面都难以掌控。
江澄的这个决定可谓英明神武!当日廖全和祝威带领五百骑兵赶往浣山,祝威的坐骑是一匹宝马叫火焰驹,头顶上一簇长长的毛发像火焰一般,跑的飞快,奔起来总是喜欢超越别的马匹,左冲右撞把马队搞乱,廖全戏说你这匹害群之马就先去邓家报信,没想这一去直接救了邓二爷的命。如果不是及时派出这支部队,不只邓二爷,只怕邓四爷也会被群雄效仿再世越女,被抄了家。
毛先生说:“我看大队人马还是要等天机先生同行。浣山这件事有冥冥之相,只有蒋先生能够破解。”
庄王爷听他这话就有些感慨,皱眉道:“最近是摸了屁股没洗手,诸事不顺。蒋先生一再叮嘱,说浣山之事必须安抚周禛,决不能血溅道观,否则要牵动机缘。上次邓二打了周禛,还杀了人,难道这是天怒人怨了?”
江澄道:“自古以来,成大事不可能一帆风顺,必然要历经艰辛,王爷不必多虑。不过周禛这一招阳奉阴违真是高明,假意答应让出正阳观,暗地里出了这么一招妙棋。”
一句话让王爷宽心了许多。毛先生说:“周禛敢如此一定是有人撑腰。去年金伯年和黄岳二人曾经来过浣山,与周禛盘桓数日,此举怕是受了金伯年的鼓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