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耀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小说网网www.biquge77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2016年12月“第二届中国武警书法美术作品展”在北京八一美术馆展出,经过遴选,蒋勇和韦伶的绘画作品同时参展。很少人知道他们是一对,男的是漫画家,女的是国画家。绘画的领域和方向不同,却三次同台竞技。这在武汉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,他们以画为媒,双宿双飞。2017年3月,我冒着毛毛细雨来到武汉南湖花园,采访了这对走过20年的画家伴侣,女主韦伶说,“他是我的先生,也是我的兄长,我的朋友,我的贵人,今生爱他,无怨无悔。”
报告教官,我是新生韦伶
1994年9月,武汉市孝感指挥学院来了一群大一的新生。在孝感市指挥学院当兵的蒋勇和他的部队负责给这批新生军训。教官蒋勇先一步来到了女生宿舍巡视。蒋勇,70年生人,他出生于湖南洪江,时年24岁的蒋勇是孝感指挥学院的一名小战士。他父亲是村里的支书记,是当时农村少有的文化人,文章绘画书法样样精通。文革期间,曾经被各乡村街道邀约着去画几米高的毛主席像,父亲多才多艺,给了蒋勇深深的熏陶,他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,十八岁应征入伍。一入新兵连,他写了一篇通讯发上了《解放军报》,领导发现他的文艺才能,把他分到宣传部工作。他业余熟读了湖北名师的漫画,从此爱上用漫画画兵。这次是专门抽调到军训部参与大学生军训任务。
蒋勇来到报道处,只见一个女生拖着与她个子不相称的大行李箱来报道,女生个子小小的,扎一个马尾,一口广东腔的普通话,看到蒋勇,腼腆地问好。这就是当年的韦伶。
她是广东湛江人,出生于1978年,是家中的独女,出生于工人家庭的她,从小家庭优越,酷爱画画。十六岁考上了孝感教育学院美术系,她坐了二十二个小时的火车,千里迢迢来到了湖北孝感读书。新学期从军训开始,韦玲和同学们要在孝感指挥学院接受了两周的封闭性训练。他们十二个人一个训练小分队。韦伶正好分蒋勇教官的名下。
在同学们的心目中,蒋勇教官个头不高,但特别严厉,对学生们的走姿和站姿要求特别严格,每天他是最早到现场的教官,学习的新动作,他亲自示范,达不到标准的要加练。严肃劲儿让同学们大呼“受不了!”背地里叫他“魔鬼教官”。
烈日当头,孝感指挥学院的大院里,学生与教官训练的口号此起彼伏震天响,看着一队队大学生在短短一周里,从娇娇娃蜕变成了一群有模有样的“军人”,蒋勇的脸上有着不易察觉的笑意。特别是那个小姑娘韦伶,倔强而认真,汗流浃背却不叫一声累。
那个九月丹桂飘香,孝感城里氲氤在一片香海里。在学院的大院里有一棵十几米高的桂花树,香气扑鼻。官兵学生们训练累了,都在桂花树下休息。不知是哪个女生提议,“谁能上桂花树去摘桂花给我们女生?”四下无人应声,这时,蒋教官从地上站起来,麻利地爬上树,摘下了许多桂花。“魔鬼教官”蒋勇颠覆了他平时一丝不苟的印象,后来,蒋勇还出人意料的画了一组军训漫画,令人忍俊不住,收获了女生的集体好感。
后来在连队的大汇演中,他们小队作为排头兵,进行了展示。学院领导们在主席台上检阅,频频称赞,“蒋勇带出来的兵,个顶个的好!”两周军训时快间结束了,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。回校后,很多同学开始给各自的教官写信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给教官的信慢慢的少了,就像人生中的很多相遇和离开,不过是时间长流里的一朵朵浪花。浪头过尽,秋水长天。
但蒋勇发现小丫头韦伶的信一写就是三年。他们从最初的师生到画画上的朋友,最后到无话不谈的好友。他们谈人生理想,也谈各自的学习生活。韦伶的字娟秀干净,语句清淡有礼,像一朵让人舒服的雏菊;蒋勇的字刚劲有力,简洁生动,就像一位站岗放哨的战士;他们习惯了半月一次的送去问候或收到问候。
有时候蒋勇下连队采访很忙,他就用一张明信片画上一个小人,汗流浃背的样子,配上“我要去忙哦,领导呼我!”画中的小人让人忍俊不住,接到信的韦伶心领神会。
有一年的冬天,韦伶接到了蒋勇的卡片,上面是一个军哥哥拜年图,四个漫画的形式给她拜年,第一幅是“我在西藏5000多米的山峰上向韦伶拜年咯!”第二幅是“我在部队站岗给韦伶拜年咯!”第三幅配上“我在老家洪江给韦伶拜年咯!”第四幅是“我在学院的大桂花树下给韦伶拜年咯!”自画像中的蒋勇身着军庄,幽默诙谐的动作逗得韦伶哈哈大笑。接到信的韦伶花了一个多星期,熬夜给他织了一条大红的围巾,收到围巾,蒋勇的内心一阵感动。他翻看了和学生们几年来的书信,蒋勇的心里对这个女孩充满了好感,如果说在这之前他把她当做一个很投缘的学生和很默契的朋友,但这一刻,他的内心悄悄地发生了改变,他决定不管是当恋人还是做朋友,他要珍惜。
他决定趁休息去找一找韦伶,可是,等他找到孝感教育学院的时候,韦伶已经毕业回老家了。蒋勇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失落!他想他可能爱上这个女孩了!
1997年韦伶回到了家乡,进了一所中学,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。蒋勇也由一个小小的士兵成长为了一名排长。他发挥着自己的专长,每到一处军营,他都注意观察军队的先进人物事迹,写了许多新闻报道,在解放军军报和武汉武警部队,都很有影响力。
1998年的夏天,攒了好久假期的蒋勇坐了22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广东,他们在书信五年,异地一年后,终于互吐衷肠。在信里,蒋勇画了一支玫瑰给韦伶。韦伶画了爱神丘比特回赠。缘分,就这样把两个年轻人牵在一起。
支持你读书,老公是你的后援
在广州车站,韦伶接到了风尘仆仆的蒋勇。那一眼,他们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喜。在广州的日子,蒋勇每天接她上下班,两人一起做饭,傍晚到小河边散步,周末到公园里写生。韦伶的画板,蒋勇的速写本。各画各的,偶尔说上一句话。假期很快过去,蒋勇要回湖北了。目送着他的背影,韦伶的眼泪下来了,她想嫁给这个人。
于是她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决定,她决定辞去教师公职到湖北和蒋勇结婚。得知她的行动,家人极为反对。尤其父亲大为震怒:“嫁什么人不好?千万不要嫁给穷当兵的!”富裕的广东人向来瞧不起外地人,当兵的更甚。而母亲更是一百个反对,她大半夜不睡觉,逼着女儿改变决定。“我们就你一个女儿,你要留在我们身边。当老师又稳定又清闲。你辞掉教师去那么远的湖北能做什么?你如果执意这么做,我就跳楼!我要跳江!”母亲歇斯底里的咆哮,韦伶对母亲说:“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知道。以后无论跟着他吃多少苦,我都愿意。”母亲更加生气:“他让你吃了什么迷魂药?你这么小,哪里懂社会多复杂?”
在半个月里,20岁的韦伶忍受家里的狂轰滥炸,母亲一趟趟地往学校跑,找她的领导闹,找她的同事说情,她意志坚定,无论家里怎么样反对,她坚决地辞职了。离开时母亲气极了,她恨恨地说:“我们断绝母女关系,你以后不要再回来。回来我也不认你!”
带着家人的不理解,韦伶来到湖北投奔蒋勇。得知女友家里的意见,蒋勇搂着韦伶很心疼,“伶,不要在意家人的态度,我们以后过好了,家里会祝福我们的。”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